为预防电力通信防腐木杆架设后遭受雷击,需从直击雷防护、感应雷抑制、接地优化三方面构建防护体系,兼顾木杆特性与线路安全。
直击雷防护需主动引导雷电流。在杆顶安装高出设备 30 厘米的热镀锌避雷针,用直径≥12 毫米圆钢作引下线,沿杆身通过绝缘支架固定,避免接触木杆。相邻杆避雷针保护范围交叉覆盖,终端杆可设双针扩大防护角。清理杆顶多余金属件,金具与引下线保持 50 厘米间距,消除尖端放电隐患。
感应雷抑制要阻断过电压传导。在通信设备和绝缘子处并联氧化锌避雷器,残压≤500V 且接地电阻≤10Ω,快速泄放感应电荷。通信电缆穿 2 米以上金属管屏蔽,两端接地削弱电磁感应。每隔 5 基杆设辅助接地极,用 2.5 米镀锌角钢埋地,形成多点分流通道,降低线路感应电压。
接地系统需提升泄流效率。主接地采用 “水平环 + 垂直极” 结构:水平用 40×4 毫米扁钢做 2 米直径闭合环,环上均匀布置 3 根 2 米镀锌钢管垂直埋深≥0.8 米。高阻地区填充降阻剂,确保接地电阻:普通区≤10Ω,潮湿区≤5Ω。引下线与木杆用瓷瓶隔离,接地极距杆根 50 厘米以上,防反击损坏防腐层。
多雷区需强化环境防护。杆周 3 米内禁种高秆植物,路径避开山顶等雷击高发区。每 2 基杆增设防雷拉线,一端接杆顶、一端接地。定期维护不可少:半年测接地电阻,雨后复检;每年检查引下线连接点,锈蚀部件及时更换;避雷针针尖变形立即换新,确保引雷效果。
通过这套组合措施,可大幅降低雷击风险,既利用木杆绝缘性减少感应雷影响,又通过主动引雷和高效泄流化解直击雷威胁,保障线路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