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人都说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为夕阳产业?因为他们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通信前期主要满足的是人类对交流和信息获取的需求,正在发生以及将来更多的会是智能物体和人之间,以及智能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的需求。即使现在对于人类交流和信息获取也没有完全满足。

首先,在达到人类感知能力的物理极限之前,人类对于的通信带宽的需求是不停在进步的,从狼烟传递的几个bit信息,到书信,到拨号上网,到Web,到网络音频视频,到无休止的分辨率和保真的要求(比如4K@120Hz无压缩视频,而当整面墙都变成一个大屏幕的时候,我们对带宽的需求只会更大),而这只覆盖了我们的听觉和视觉,其它器官通信的渴望我们还远远没有覆盖。比如触觉,要到什么样的分辨率和刷新频率,我们才觉得和真实物体分不出来?
同样的,人类等待信息的耐心是无限缩短的,古代时候等几年才能收到朋友捎来远方亲人的一点消息吗,到现在要找个朋友拨个电话几秒钟就可以联系到,到将来虚拟现实我们希望亲人朋友和自己随时互动,对延时的要求会更加苛刻。
还有就是人类对信息无时无刻不在的需求,现在还有几个用过移动电话的人,能接受在单位传达室等远方亲人打来的电话?目前移动通信在上述带宽和延时方面还远未达到人类感知和耐心的物理极限。即使在带宽排名靠前的国家,网络带宽也保证不了通过移动网络传蓝光高清视频,更不要说延时和丢包的问题了。
当我们习惯了通过虚拟现实沉浸在谷歌街景中实时了解另一个陌生城市,我们对于这种方式的真实性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反映在网络上就是带宽,延时和随时随地。在我们的肉体无法区分现实和虚拟现实之前,通信设备制造商始终需要努力不断满足上述的需求。
更何况,未来当更多智能物体联入网络(所谓的物联网),它们同人类交互,以及相互之间通信需要的带宽和通信方式的多样性也将是惊人的。这一块的需求只是刚刚开始,我们还看不到物体间通信对通信设备需求的尽头,而且很有可能永远不会有尽头。
当然,通信业始终是波浪式前进的,在下一个杀手级应用出来之前,发展也许会放缓,但绝不是什么夕阳行业。